扫一扫,关注我们

友情链接

底部版权信息

Copyright © 2017 江苏通光昌隆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17050916号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南通   |   网站管理   企业邮箱登陆

 

  • 1

科技引领、技术创新
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
都在说资质淡化,为何转个身都在申请资质、升级资质?

分类:
行业动态
作者:
来源:
2018/01/12 10:08
评论:
【摘要】:
首先,虽然资质在弱化,但招标环节中体现的还不多,从企业切身的投标环节来看,资质仍是最可靠的通行证,所以对于资质的升级仍是重点工作。

近年来,住建部一直强调淡化企业资质,建筑界也在呼吁淡化甚至取消资质,可是为何资质申请却一再井喷?

针对此问题,本文对比对比统计了2017年与2016年省住建厅同期公示的数据情况,并与行业内以往数据一一比较,用数据多角度反映资质审批现状。

2016年1月-9月的全资质申请总数为690次,同意数量为347次,通过率50.23%;2017年1月-9月资质申请总数为2547次,同意数量为947次,通过率仅37.18%。可以看出,资质申请数量虽然有所增加,但通过率却大幅下降。

下面以住建部公布的特级资质为例,进行多角度分析。

   

    对比2016年和2017年的特级资质申请情况,不难看出,特级资质申请也在紧缩,总通过率从62.5%下降到44.77%。特级资质的申请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、公路工程,这三类资质的通过率也都有所下降。甚至,2017年9月第一批申请里,特级资质通过率仅为17.3%。

虽然通过率下降,但申请数量呈几何级增长,成功数量也有较大增长。

      2014年-2016年特级资质通过数量较为稳定,2017年陡增。

       截至目前,特级资质总数为508家,从省份分布可以看出,特级资质数量依次为北京、浙江各60家,江苏58家,山东31家,上海25家,广东23家,安徽22家,湖北22家,四川21家,河南20家,其余省市均不足20家。

       再细分这508家特级企业,可以看出,大多数企业只有单特级资质,能拿到多特级的只有15.4%。

       

  而且对比上述省市的资质数量会发现,特级数量多的省份,多特级却很少,这是因为多数的多特级企业多为央企和国企,民营企业拿到特级的虽然多,但拿到多特级的寥寥无几,所以江苏、浙江这种民营建筑企业为主的省份拿到多特级的自然就很少,由此可见,民营企业的全面发展还是任重道远。

纵览资质升级的总体情况和特级资质的深度剖析,我们可以看出,虽然资质在弱化,审批越来越严格,但整体建筑企业的实力在提升,申请企业数量几何级增加,涌现一大波新秀企业。但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仍有待加强,现在的建筑巨头还是国企央企占主导,类似鲲鹏建设这样的民营企业还太少,民营企业除了巩固自身优势之外,还需要尝试更多专业的突破。

为什么申请企业数量呈几何级增加?

首先,虽然资质在弱化,但招标环节中体现的还不多,从企业切身的投标环节来看,资质仍是最可靠的通行证,所以对于资质的升级仍是重点工作。换个角度来说,资质门槛的提高,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高的业绩目标,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良性循环。

即使将来资质真的取消了,真正做工程的企业能凭借之前不断升级资质累积的业绩和努力,在资质取消后提高竞争力。至于那些靠挂靠接项目的企业,无论资质以后是否取消,当下资质的升级都是提升目前企业营收的关键。

另外,不少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做强做大,出台了各种升资质后政策扶持和现金奖励政策,有些地方晋升特级资质可奖励300万元……这对企业来说都是升级附带的好处。

最后,资质审批逐渐严格,以后申请必然更加困难,如何抓住资质升级的最后一波浪潮,也是建筑企业尤其是民营建筑企业近期发展的关键。

真正值得注意的是,那些因资质终将弱化而放弃进行资质升级的企业,反而错过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遇,在资质取消之后,命运也更加难以预测。

关键词: